而「GI」值指的是,當我們將食物吃進體內後,(相對於吃進葡萄糖時)使血糖升高的比例。
簡單來說,越容易使血糖快速上升的食物,其GI值就越高,像醣類和澱粉類是屬於「高GI」;
反之,使血糖上升速度較慢的食物,其GI值就越低,像油脂類和蛋白質屬於「低GI」。
所謂的低GI值減肥法又稱為低胰島素減肥法。
食用GI值過高或過低的食物,絕對是體重管理的大敵。
如果你想要像管理你的存摺上的存款一樣管理你的體重,
那麼你需要在營養師的建議下,
均衡攝取低GI值的食物,才能從改變飲食開始改變體質。
低GI值瘦身之原理
胰島素是胰臟分泌出來的荷爾蒙。當我們吃東西時,血糖值升高,胰臟會分泌出胰島素,
將身體所需的血糖儲存在肝臟或肌肉內,多餘的血糖便轉換成脂肪被儲存。
胰島素的多少會影響人體熱量的吸收,選擇含有較低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可降低人體胰島素的分泌,
有預防熱量產生及脂肪形成的功效,達到減肥的瘦身目的。這就是營養師所說的“血糖效應”。
在短時間內血糖如果升得太高,胰島素就會喚起身體機能,
將吃進體內的熱量轉化成脂肪,所以會變胖。
而低胰島素餐就是利用食物的熱量,緩慢且持續地被身體吸收,
一部分會變成脂肪,一部分被身體其他的臟器所消耗掉,所以不會那麼容易胖。
因此,採用低胰島素減肥法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自在地吃,
不用斤斤計較卡路里,也不用激烈運動就可以達到減肥效果。
如何藉由吃「低GI」食品來達到減肥的效果,和胰島素的分泌有極大的關係。
我們在吃下醣類、澱粉類等GI值高(昇糖指數高)的食物後,血糖就會快速升高,
促使胰臟分泌胰島素來降低血糖濃度,將之轉換成為生活中所需的能量,
但是如果攝取了過多的醣類、澱粉類食物時,胰島素會將多餘的醣類轉換成脂肪,
儲存在體內,就容易導致肥胖了。
所以當我們吃進GI值低(昇糖指數低)的食物,減緩血糖上升的速度,胰島素的分泌量減少,
也減少脂肪的形成和堆積,就是所謂的「低GI飲食法」,也稱為「低胰島素減肥法」。
「低GI」的食物有哪些呢?
聖馬爾定醫院營養室組長陳幸惠表示,
像是五穀雜糧麵包、燕麥、大豆、蔬菜、水果等纖維含量高,都是GI值較低的食物。
其他像是蛋糕、餅乾、甜點等澱粉含量較高,則屬於GI值較高的食物。
此外,選擇較粗糙的食物(沒有經過太多烹調手續和較少調味、添加物),
少吃過於精緻的食物,也是一種挑選低GI食物的方法。
更多低GI資訊(點)